2025新版GHP懶人包|食品良好衛生規範 x ISO 22000認證,整合應用實務指南
- 食護 綠盾
- 9月3日
- 讀畢需時 14 分鐘
已更新:9月23日

引言:新版GHP制度升級,食品業的關鍵轉折點
想快速掌握新版GHP的重點嗎?本篇文章彙整成一份實用的GHP懶人包,結合ISO 22000認證實務經驗,深入解析2025年最新修正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(新版GHP),協助食品業者一次理解法規、制度與整合策略。
2025年新版《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》(簡稱GHP)正式上路,此次修正範圍橫跨食品製造、倉儲運輸、餐飲業、食品物流與外送平台、食品販售、食品添加物與容器製造等領域,不僅強化了衛生管理制度,也與國際標準如ISO 22000、HACCP接軌。
GHP是食品產業的「基本衛生門檻」,而ISO 22000與HACCP則是「國際驗證標準」。若能同步整合,不僅可因應台灣法規,也有助提升企業形象與國內外市場競爭力,文章提供GHP懶人包帶你快速索引更新內容。
1.什麼是GHP?HACCP、ISO 22000認證的關係是什麼?
新版GHP:食品良好衛生規範
GHP強調衛生環境、從業人員管理、製程控管、設施設備與紀錄管理等,目的在建立食品安全最基本的防線。它通常是導入HACCP與ISO 22000之前的前置準備
HACCP:風險導向的危害分析管制系統
HACCP是一套以「預防為主」的制度,針對可能出現危害的製程點(CCP)進行5控制與監測,是GHP的進階應用。
ISO 22000認證:全面化食品安全系統
ISO 22000結合GHP、HACCP與品質管理系統精神,提供企業一套能「證明管理能力」的國際標準,特別適用於希望打進出口市場或取得品牌信任的企業,並且也同步大部分符合台灣食品安全法相關規範。
2.2025年GHP懶人包 十大修正重點總覽(點擊>展開)


👈01. 食品從業人員/製程
🔍食品從業人員相關規定
食品從業人員:指工作內容與食品、食品添加物直接接觸,或製程中用器械及工具處理食品、食品添加物,且影響產品衛生安全之人員。
(無接觸、無處理、不影響衛生者,不算食品從業人員)
刪除食品從業人員之結核病檢。
修正新進食品從業人員應經至少三小時教育訓練。
食品從業人員從業期間每年至少三小時之教育訓練,教育訓練可由業者自行辦。
增列食品從業人員調理即食食品時,禁止手部同時或接續接觸金錢或其他有污染之虞物品之規定。
於作業場所內工作時應戴口罩。
※作業場所定義:指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之處理、製造、加工、調配、配膳、包裝及貯存之場所。
🔍製程相關規定
增列設備及器具依產品標示及供應商提供使用方式正確使用。
增列總極性化合物之定義。
增訂原材料於外包裝分裝或拆除外箱後,應載明名稱、日期或其他可供辨識及追溯資訊之規定。
修正食品添加物專區、專人及專冊管理規。
食品添加物應與其他原材料、半成品或成品得明顯辨別之專區貯存,並指定專人負責管理,並以紙本或電子檔案專冊登載食品添加物之品名、種類、許可證字號或產品登錄碼、進貨量、領用與庫存之數量、日期。
刪除專冊登記使用量,理由:食品添加物專冊登載使用量,其登載頻率不明確,徒增業者實務操作困擾,爰酌修文字,使臻明確。
修正食品添加物之使用,有使用限量者,其秤量及投料應建立重複檢核程序;(無限量者不用重複檢核)
食品添加物應與其他原材料、半成品或成品得明顯辨別之專區貯存,並指定專人負責管理,並以紙本或電子檔案專冊登載食品添加物之品名、種類、許可證字號或產品登錄碼、進貨量、領用與庫存之數量、日期。
※刪除專冊登記使用量,理由:食品添加物專冊登載使用量,其登載頻率不明確,徒增業者實務操作困擾,爰酌修文字,使臻明確。
天然酸性食品,指未經調整酸鹼,其平衡pH 值小於四點六之食品。…發酵食品,指經微生物代謝作用所製造、加工、調配之食品。
食品業者之場區、設施及設備衛生管理規定,修正光線照明度之單位為勒克斯(Lux);增訂食品上方之照明應有防護設備。(修正規定第四條附件一)
建築及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:…;食品上方之照明設備,應有防護設備
👈02. 倉儲/物流
不可任意更改原貯存條件,需有合理原因與完整紀錄。
明訂溫濕度變動控管、定期檢查有效日期與性狀。
倉儲作業,依先到期先出或先進先出原則辦理,並確實記錄。(可先到期先出)。
定期檢查貯存物之性狀及有效日期,必要時得予檢驗,並確實記錄其檢查或檢驗結果;其有異狀者,立即為適當之處理,並作成紀錄。
食品及食品添加物之物流作業,應確保其容器、包裝完整,避免產品擠壓或碰撞規定。
👈03. 冷藏冷凍運輸
增訂運輸過程改變原設定運輸條件者,應有合理原因及依據,並作成紀錄之規定;以具冷凍及冷藏功能之運輸設備廂體運送訂有保存溫度者,抽測車輛廂體或容器內環境溫度,裝載冷凍食品者環境溫度不得高於攝氏-12°C;裝載冷藏食品之廂體,不得高於7°C等相關規定。
※每次裝卸皆需抽測並記錄。
運輸用之車輛及容器,定期清理,不得有結霜或結露現象,並保持清潔衛生。
裝載訂有保存溫度之原材料、半成品或成品前,運輸設備之廂體或容器確保維持有效保溫狀態;除有合理原因及依據,並作成紀錄者外,不得改變原設定之條件。
👈04. 測量與檢驗儀器校正
定期校正檢驗儀器、測量器或記錄儀,維持其準確性,並作成紀錄。
食品業者之冷凍庫櫃、冷藏庫櫃之溫度指示裝置亦應定期校正其準確性。
👈05. 文件與紀錄保存
不論紙本或電子檔,所有衛生與品質紀錄皆需保存至少五年。
所稱之紀錄包含紙本或電子紀錄。
👈06. 餐飲業即食食品與器具
🔍餐飲業者
餐具須無裂痕鏽蝕。
熟食不可於室溫下存放逾2小時,熱藏需維持60°C以上。
定明餐飲業之砧板、菜刀、鍋鏟、餐具、毛巾、抹布等施行清潔、殺菌或消毒之步驟。
增訂餐具應平滑、無變形、破損、裂縫、缺口或鏽蝕;製備之菜餚於室溫下不得存放二小時以上,熟食及易腐敗菜餚應及時冷藏;熟食之熱藏溫度保持在攝氏六十度以上。
修正餐飲從業人員申請廚師證書,得向任一直轄市、縣(市)主管機關認可之餐飲相關公會或工會申請核發。(§34)
清潔:採用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之洗滌用水清洗;其使用清潔劑者,應以食品用清潔劑為限。
砧板、菜刀、鍋鏟及餐具:使用乾熱、蒸氣、熱水、氯液或其他有效方法處理。(之前僅規定毛巾抹布餐具)
毛巾及抹布:使用蒸氣、沸水、氯液或其他有效方法處理。
提供之餐具,維持乾燥清潔,餐具與食品接觸面平滑,且無變形、破損、裂縫、缺口或鏽蝕;無油脂、澱粉、蛋白質及食品用洗潔劑之殘留;必要時,進行病原性微生物之檢測。
製備之菜餚,其貯存及供應應維持適當之溫度;室溫下不得存放二小時以上,熟食及易腐敗菜餚應及時冷藏;熟食之熱藏溫度保持在攝氏六十度以上。
餐食區隨時維持清潔。
🔍即食食品
常溫貯存之真空包裝即食食品,所採行之條件可有商業滅菌(熱殺菌密閉容器包裝低酸性食品)或熱殺菌(酸化食品)。
真空包裝即食食品以冷藏保存者,除具添加亞硝酸、Aw 0.94以下、pH4.6以下、鹽濃度3.5%以上、其他…,其保存期間不得超過十日。
👈07. 外送平台業者
外送員須受訓、不得吸菸嚼檳榔、設備需密封並定期清潔。
食品及食品添加物之物流作業,應確保其容器、包裝完整,避免產品擠壓或碰撞。
外送員應經衛生安全管理之教育訓練,並作成紀錄。
外送員取得及交付食品時,不得有吸菸、嚼檳榔、嚼口香糖或其他污染食品之行為。
外送箱具密封保溫效果。
外送食品前,檢查裝備,並保持清潔乾淨。
運送過程中,外送食品應完整包覆,並有確保食品未遭受污染之措施。
運送過程中,避免溫度劇烈變動,並有外送時間及溫度之管控措施。
指派管理衛生人員,管理外送員及外送箱之衛生。
👈08. 食品販售業與添加物管理
🔍食品添加物
增訂販賣食品添加物應專區、專人及專冊管理之規定,並定明屬連鎖品牌獨立門市達三家以上,且該品牌總公司資本額達新臺幣三千萬以上之便利商店、超級市場及量販店,應訂定相關標準作業程序及保存相關處理紀錄。
食品添加物應置於與其他原材料、半成品或成品明顯辨別之專區販賣、貯存,並指定專人管理,且以紙本或電子檔案,專冊登載(1)食品添加物種類、(2)許可證字號或產品登錄碼、(3)進貨量、(4)出貨量及(5)存量。
增訂食品添加物之製程及品質管制,每批成品確認符合品保要求,不符合者有適當處理程序之規定。
建立製程及品質管制標準作業程序,並應完整記錄。
每批成品應確認符合其品保要求;不符合者,應有適當處理程序,並作成紀錄。
產品銷售予非自然人之直接買受者,應有得追蹤其流向之資料或紀錄。
🔍食品販售
遵行先到期先出或先進先出之原則。
食品販賣業屬連鎖品牌門市達三家以上,且該品牌總公司資本額達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上之便利商店、超級市場及量販店,應依第四條(附件一場區、設施及設備衛生管理)、第五條(附件二從業人員、設備器具、化學物質等衛生管理)及第七條至第九條規定(倉儲、運輸、申訴),訂定相關標準作業程序據以執行,並作成紀錄。
增訂禽畜、水產食品之販賣及處理,不得直接放置地面規定。(§29)
禽畜、水產食品之販賣及處理,分類貯放於棧板、貨架或採取其他隔離措施,不得直接放置地面,並保持良好通風及排水。
👈09. 食品容器具與食品用洗劑製
🔍 食品容器具
塑膠類食品器具、食品容器或包裝製造業專章(納入陶瓷、金屬、玻璃、紙類及其他材質食品容器具)。
增訂製程及品質管制應作成紀錄,有異常發生應建立矯正及預防措施之規定。(§47)
增訂每批成品確認符合品保要求,不符合者有適當處理程序之規定。(§48)
定明依本準則所建立之紀錄,保存至少五年;產品訂有有效日期者,相關紀錄保存至各該批成品有效日期後三年(容器具),且不得少於五年。(§49)
增訂非塑膠類食品器具、容器或包裝製造業實施本準則之施行期程(工廠3年後~製造業5年後~緩衝)。(§50)
🔍 食品用洗劑
定明製程及品質管制應作成紀錄;於有異常發生時,應建立矯正及預防措施,並作成紀錄。
定明確認每批成品品保要求及不符合時處理程序,並作成紀錄。
👈10. 熱殺菌產品/密封產品(原罐頭)
低酸性及酸化罐頭食品製造業專章,修正章名為熱殺菌密閉容器包裝低酸性食品及酸化食品製造業。
低酸性食品製造業之殺菌設備,應經殺菌專業機構確認效能,並由該機構出具報告書;…(已將酸化部分排除)。
殺菌設備之溫度指示裝置,應於裝置前及裝置後、每年度至少校正一次;壓力錶每年度至少校正一次。
低酸性及酸化罐頭食品製造業專章,修正章名為熱殺菌密閉容器包裝低酸性食品及酸化食品製造業。
增訂金屬罐之外觀檢查,不得有膨罐、污銹罐、彈性或急跳罐、嚴重凹罐現象之規定。
增訂密封檢查之紀錄人員與複核不得為同一人,簽名須加註日期。
一、密封操作人員。二、密封檢查人員。三、殺菌操作人員。四、殺菌技術管理人員。
同一製造批次,前項第一款與第二款人員,不得互相兼代;第三款與第四款人員間,不得互相兼代。(密封操作與殺菌操作沒規定不得互相兼代)
增訂D值、z值及LSV值(Least Sterilization Value)定義及修正保溫試驗定義;
增訂酸化食品調製應訂有pH值量測標準作業程序及酸化作業管理相關規定;
…(二)酸化食品:…訂有pH 值量測標準作業程序,且在熱殺菌前及熱殺菌後,皆進行產品pH 值量測,確定每批產品之最終平衡pH 值保持在4.6以下,並作成紀錄。
增訂熱殺菌密閉容器包裝低酸性食品之殺菌條件及殺菌重要因子,得由經殺菌專業機構實地評鑑合格之食品製造業者自行訂定。
增訂酸化食品之殺菌條件及殺菌因子,得由製造業者自行訂定,其評估資料應留存備查;
增訂酸化食品殺菌條件之LSV值應≧0.2之規定
修正產品發現有低於殺菌條件或殺菌重要因子未妥善控制時,產品之處置方式。
–不銷毀之依據:無有害活性微生物及其孢子存在
–熱殺菌密閉容器包裝低酸性食品->殺菌專業機構評估/銷毀
–酸化食品->製造業者評估/銷毀
因應國際趨勢,殺菌釜得使用電子式溫度計;(以前以玻璃水銀溫度計為準)
增訂各式殺菌釜之壓力錶應貼附最近校正日期標誌之規定。
增訂附件六:…金屬罐之外觀檢查,不得有膨罐、污銹罐、彈性或急跳罐、嚴重凹罐之現象,且捲封不得有切罐、斷封、尖銳捲緣、疑似捲封、捲緣不平、唇狀、舌狀、側封不正常等可能引起漏罐之現象。
3.GHP vs ISO 22000|建議對照
✅ 食品安全監測計畫書
GHP 要求:依照公告業別設定。
ISO 22000 協助:ISO 系統本身即有導入,流程一體成型。
✅ 訓練紀錄
GHP 要求:新進食品從業人員應經至少三小時教育訓練,並保存紀錄。
ISO 22000 協助:可協助導入教育訓練模組,建立人員訓練制度與記錄表單。
✅ 設備校正與紀錄
GHP 要求:檢驗及量測管制規定,適用於所有食品業者。
ISO 22000 協助:系統導入同時會建立設備校正計畫與紀錄管理 SOP。
✅ 文件保存
GHP 要求:所有紀錄保存至少 5 年。
ISO 22000 協助:可建置標準文件流程,搭配版本管控與查閱權限。
✅ 成品檢驗紀錄
GHP 要求:業者須對自己的產品檢驗結果做舉證之責任。
ISO 22000 協助:可協助建置成品檢驗記錄表單,符合稽查要求。
✅ SOP(標準作業程序)
GHP 要求:各項生產流程,建議建立SOP。
ISO 22000 協助:屬於系統必備核心,並整合至食品安全關鍵流程之中。
✅ 產品追溯與召回
GHP 要求:食品業者應具備召回能力,並建立應變機制。
ISO 22000 協助:每年需進行模擬召回演練,提升異常應對速度與準確性。
4.FAQ標題:20條常見問答|新版GHP Q&A
Q1:如何整合ISO 22000認證與新版GHP懶人包?
✅A:建議以ISO的系統性文件為主架構,GHP為補強細節內容,例如紀錄保存、熱殺菌與即食食品規定,建立ISO22000系統後,基本上以符合90%以上的台灣相關食品法規規範。
Q2:冷藏/冷凍食品的運輸條件有什麼新規定?
✅ A:冷藏食品廂體溫度不得超過7°C,冷凍食品不得高於-12°C。每日收、發貨時應抽測車廂內部溫度並記錄,並維持設備清潔、無結霜或結露。
Q3:新版GHP現在要求設備需要定期校正嗎?
✅A:是的,新版GHP明訂所有測量、記錄設備(如溫度計、冷藏庫顯示器)應定期校正並保存紀錄,確保食品製程數據的準確性與溯源性。
Q4:外送平台業者也要遵守GHP規定嗎?
✅A:必須。外送員須接受衛生教育訓練、使用密封外送箱,並禁止於交貨過程中吸菸、嚼檳榔等。平台也應有衛生管理人員與溫度控管措施。
Q5:常溫販售的即食真空食品有什麼限制?
✅ A:
1.常溫貯存之真空包裝即食食品,所採行之條件可有商業滅菌(熱殺菌密閉容器包裝低酸性食品)或熱殺菌(酸化食品)。
2.以冷藏保存者,除具添加亞硝酸、Aw 0.94以下、pH4.6以下、鹽濃度3.5%以上、其他…,其保存期間不得超過十日
Q4:新版GHP規定哪些算「食品從業人員」?
✅A:食品從業人員:指工作內容與食品、食品添加物直接接觸,或製程中用器械及工具處理食品、食品添加物,且影響產品衛生安全之人員。
(無接觸、無處理、不影響衛生者,不算食品從業人員)
Q5:新進人員教育訓練需要找主管機關受訓嗎?
✅A:新版GHP明定「可由業者自行辦理」,應經至少三小時教育訓練,只需記錄課程主題、時數與簽到表即可,但其他如校正、微生物檢驗或者內部稽核等教育訓練,仍建議經過核可單位或具相關經驗之講師授課為主。
Q6:食品業者的製程用水需要符合什麼規範?
✅A:GHP 要求食品製程用水、冰塊及清洗用水必須符合「飲用水水質標準」,且蓄水池需每年至少清洗一次並留存紀錄。飲用水與非飲用水管線必須分開,並明顯標示避免誤用。
Q7:什麼是「防止病媒侵入設施」?
✅A:指在門窗、排水口、通風口設置紗網、柵欄或捕蟲燈等物理性屏障,避免病媒進入食品作業區。重點在「事前預防」而非事後補捉,並需納入環境衛生管理計畫中。
Q8:食品作業場所的照明燈具一定要加燈罩嗎?
✅A:若燈具位於食品上方,必須加裝防護罩或防爆設計,避免破裂時碎片掉落污染食品。但若燈具設計本身已能避免污染風險,不加燈罩仍符合 GHP 規定。
Q9:正確的食品從業人員洗手流程是什麼?
✅A:GHP 規範為「濕、洗、刷、搓、沖、乾」六步驟,其中「刷」為必要步驟,必須使用乾淨的指甲刷清潔指甲縫,避免食品被污染。業者應於洗手台張貼明確的圖示提醒員工。
Q10:作業場所需要做環境落菌或人員手部檢驗嗎?
✅A:法規未強制規範檢驗頻率,但要求業者依食品特性與作業環境風險,自主訂定檢驗與監測措施,並形成紀錄,以確保食品安全。
Q11:食品從業人員需要做哪些健康檢查?
✅A:新進人員必須檢查 A 型肝炎、傷寒、出疹、膿瘡、外傷及手部皮膚病,確認合格才能聘僱;之後雇主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例行檢查,以確保不帶有影響食品安全的疾病。
Q12: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需要多久做一次?
✅A:每年至少一次,年度內任一時間皆可安排。重點是要有紀錄與醫師診斷結果,確保檢查結果可追溯。
Q13:健康檢查可以在醫事檢驗所做嗎?
✅A:不可以單獨在檢驗所完成。GHP 規定需由醫療機構檢查並由醫師診斷,但若醫療機構委託檢驗所執行,結果仍需醫師確認,才算符合規定。
Q14:A 型肝炎檢查應包含哪些項目?
✅A:建議檢驗 IgM 與 IgG 抗體。IgM 陽性代表近期感染,不得接觸食品;IgG 陽性則表示已有免疫力,可正常工作。若兩者皆陰性,建議施打疫苗以獲得保護力。
Q15:帶有 B 型肝炎的人員能否從事食品製造?
✅A:可以。B 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及體液傳染,傳染風險相對低,因此帶原者仍能從事食品相關工作,但需嚴格遵守個人衛生規範。
Q16:手部有濕疹的人可以接觸食品嗎?
✅A:若僅為濕疹且無膿腫或傷口,經醫師確認後可工作。但若有化膿傷口,可能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,禁止從事與食品接觸的作業,以避免污染。
Q17:傷寒檢查應採血清還是糞便檢查?
✅A:須採「糞便檢查」。血清檢驗 (widal test) 特異性不足,不能作為確診依據,因此 GHP 規範餐飲從業人員需以糞便檢查為主。
Q18:工作鞋需要更換嗎?
✅A:規定必須穿著整潔的工作鞋,但未限定樣式。建議使用防滑、包覆性佳的鞋子;不得穿拖鞋、涼鞋。是否更換與私人鞋分開,由業者自主管理。
Q19:若員工佩戴戒指或玉鐲取不下,該怎麼處理?
✅A:GHP 規定不得佩戴飾物,避免異物掉入食品。但若無法取下,可戴上乾淨的不透水手套,並定期更換,以降低污染風險。
Q20:食品從業人員是否一定要戴口罩?
✅A:在食品製造、加工、調配及配膳區,必須戴口罩避免口沫污染食品。口罩類型可依需求選擇,但必須保持清潔並隨時更換。餐廳外場或單純販售包裝食品則不強制。
5.結語:現在就是導入ISO/GHP整合系統的關鍵時刻
新版GHP規定不再只是參考依據,而是逐條可查、責任可追的法定標準。無論你是中央廚房、冷鏈物流商、超商食品供應商、夜市攤販還是外送平台,2025都將是一個轉型與落實的關鍵年度。
若你尚未建立:
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
HACCP危害分析文件與記錄
GHP新版合規項目與流程SOP
歡迎聯絡我們,預約免費診斷,為你的食品工廠建立安心信任的制度化安全網。
本文由|綠盾食護有限公司(https://www.gsfg.com.tw)|撰寫,專注於ISO 22000、HACCP認證輔。
以上資料參考
TFDA單張宣導品
台灣食品技師協會新版GHP法規重點解析
留言